返回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网络金融 > 安全教育
手机支付十大坏习惯 必须改!
发布日期:2017年05月12日

伴随着消费迈入移动支付时代,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“第二钱包”。从出门打车,到超市购物,再到饭店买单等等,几乎涵盖了每天的衣食住行。但是手机支付在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隐藏着很多安全隐患。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手机支付的十个坏习惯,自测以下中招了几个?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手机支付十大坏习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 1.不设手保密码。一旦手机丢失或者被盗,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将暴露无遗。

    2.跳过软件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器购物。在浏览器购物容易出现钓鱼网站,保险起见,最好到软件中支付购买。

    3.应用程序退出不彻底。一些支付软件有小额免密功能,若不彻底关闭,手机丢失后亦造成损失。

    4.不加辨别蹭免费网络。公共WIFI常被不法分子移植木马及钓鱼网站,易被盗取个人信息。

    5.蓝牙保持开启状态。智能手机可以通过蓝牙传播病毒,别人通过蓝牙间谍软件也可以查看你的电话本、信息、文件,修改你的密码。

    6.淘汰旧手机时不彻底删除个人信息。个人信息会轻易被他人知道。

    7.随意点击短信链接。骗子常常利用短信链接传播病毒木马,从而获取个人信息和资金情况,切勿点击不明链接。

    8.见二维码就扫。二维码可能会隐藏病毒、木马,不要为了“蝇头小利”随意“扫一扫”。

    9.下载山寨软件。下载应用最好选择大型的应用商店下载,出现木马病毒的概率低。

10.存储敏感信息。手机上不要记录银行卡密码等重要支付信息和个人身份信息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手机支付六大安全指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 

    如何捂紧“手机钱袋子”?我们一起学习安全指南吧!

    1.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。设置手机开机密码,但尽量避免使用生日、手机号做密码;尽量避免把手机、银行卡、身份证放在一起;不要频繁刷机。

    2.警惕钓鱼网站和钓鱼软件。尽量在网购软件中购物,浏览器网购支付时认准前缀为“https”的加密网站。

    3.取消自动登录。登录支付软件时,取消“记住用户名”、“十天内自动登录”等设置;尽量避免“一码走天下”,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最好不要一致。

    4.善用智能防护。安装密码安全控件,对密码进行二次加密;设置安全保护问题;申请安全证书、使用U盾、手机动态口令等安全必备产品。

    5.实名认证、设定消费限额。将支付工具实名认证,绑定身份证,防止手机丢失后被恶意找回密码;谨慎使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,设定消费限额。

    6.绑定手机号与支付软件分开。